本生灯是一种具有重要历史和科学意义的实验室工具。它的发明者是19世纪著名的德国化学家罗伯特·威廉·本生(Robert Wilhelm Bunsen)。本生诞生于1811年,家庭背景书香门第,他的父亲是当时德国格丁根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和图书馆馆长。
本生在中学毕业后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化学,并在19岁时患上了疾病。他在1830年至1833年期间周游了西欧各国,结识了许多后来成为著名科学家的人物,如李比希和龙格。本生在格丁根大学、卡塞尔和马尔堡大学担任教职,期间进行了多个研究领域的实验,包括有机硫化物、气体分析和电池电极等。他对有机硫化物化合物这些研究投入了充足的精力,但这项研究充满了危险,因为精确地说是有毒的物质。
在一次实验中,本生不幸遭遇意外,一块玻璃碎片刺入了他的一只眼睛,导致他最终只能用一只眼睛看世界。1852年,德国海德尔堡大学邀请本生担任化学教授,本生生前往视察学校实验室后发现设备已经过时,就会无法满足化学发展的需求。他向学校提出,必须根据自己的设计建造新的化学实验,否则离开。学校同意了他的要求,经过近三年的改造,本生建成了新的化学实验室。
然而,新的实验室面临着新的问题。当时主要的加热工具是酒精灯,但温度有些不够高,无法满足高温实验的要求。本生受到德国城市普及的煤气路灯的启发,设计了利用煤气然而,这个装置产生的火焰黑烟大,效率低,陷入了僵局。幸运的是,本生的一位来自英国的学生带回了迈克尔·法拉第一个发明的一种新灯具,本生实验后发现仍然存在问题,模板小、温度低、不稳定,难以调节。
经过思考,本生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气体与空气的混合不充分。他的想法得到了同事彼得·迪斯德加的认同,迪斯德加将本生的想法变成了现实。经过一次次试验和改进,1855年,本生灯(本生灯)诞生了。这种灯具可以安全地燃烧煤气或石油气,火焰不会倒流进气体供应管内。通过调节进气量,可以控制火焰的大小和温度,最高可达1500℃。本生灯在实验室中的成功应用,为许多高温实验提供了可靠的加热工具。
如今,很多煤气用具都体现了本生灯的燃烧原理,比如家用煤气灶。本生灯的改良也催生了其他遥控器的发展,如梅克尔灯和菲希尔灯。本生灯在实验中室中的应用广泛,其操作温度较酒精灯高,因此需要使用耐热的金属材料,并且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。
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以丁烷气体为燃料的电子打火式本生灯,操作更加极限,也不受煤气源的限制。丁烷燃烧性能优异,温度可达1100~1200度,在纯氧下条件下甚至可以达到1300度左右。因此,本生灯的应用范围也从实验室逐渐划分更广泛的领域。
本生灯的发明是科学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创新,它为实验提供了可靠的高温加热工具,推动了化学和科学的发展。本生灯的故事也告诉我们,创新和改进是科学进步的关键,通过不断思考和实践,我们可以解决问题,提高工具和设备的能力,推动科学的前进。
电话
微信扫一扫